寧波市康家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自誕生起就緊緊扎根于國內市場,放眼國際市場。瞄準國內、國外強大 的醫療器械需求,勵精圖治、奮發圖強,努力建設完善的營銷網絡。現在的康家樂,已經是國內銷售網絡遍布全國90%的地域(西藏除外),從廣東到哈爾濱,從上海到成都。國外銷售網絡遍布全球2/3的國家和地區。
1861年,巴斯德用實驗有力地證明了空氣中有細菌存在。從那個時候開始,人們才開始關注如何防護身體來避免病菌的感染。
在口罩應用于醫學之前,人們更直接的是看到肢體或醫用器皿的接觸會傳染病菌,并沒有意識到飛沫在空氣中傳播會對病菌的進行傳染。
無菌外科雖然已經采用了消毒手術器械,外科醫生穿手術衣,戴手術帽和橡膠手套;但并沒有使用口罩進行防護,使得手術時經常通過口腔和鼻腔的飛沫傳染病菌,引起傷口感染。
直到1895年,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才發現了空氣傳播病菌會使傷口感染,從而認為人們講話的帶菌唾液也會導致傷口惡化。于是,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,戴上一種用紗布制作、能掩住口鼻的罩具。
這個措施實施后,大幅度減少了傷口感染率。從此,各國醫生紛紛效法。
醫學用的口罩開始出現。
但這種口罩,只是一層裹在醫生鼻子和嘴巴的紗布,它包扎得既緊又不舒服,而且防護效果很差。
1897年,英國的一名醫生在紗布內裝了一個鐵絲的支架,使紗布與口鼻間有了間隙,從而克服了呼吸不暢、容易被唾液打濕的缺點。
1899年,法國醫生做了一種六層紗布的口罩,縫合在手術服的衣領上,用時將衣領翻上。后來口罩改成可以自由系結的,用一個環形帶子掛在耳朵上。
此時,接近現代醫學的口罩于出現了。
0